节气养生┃龙中医一院治未病专家处暑提醒暑气将散去注意防秋凉处暑虽然体感依然较热,气温却已开始逐渐呈下降趋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表示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此时白天气温仍会很高,早晚温度低,温差较大。处暑应该如何科学养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未病中心专家聂宏教授就处暑提出以下养生建议及食疗方法:
气候特点: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太阳位于黄经150°,时间通常为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指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古代历法将处暑分为“三侯”: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饮食习俗: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鸭肉味甘、咸、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适合夏季食用。鸭子的做法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在处暑的时候要吃龙眼配稀饭,因为夏天的时候天气比较热,消耗了很多的热量,吃龙眼能补充热量。自唐代以来就盛行煎药茶的习俗,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凉茶在清热、祛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
饮食养生:处暑的节气正是处于由热转凉的时期,饮食养生也应顺应气候、节气的变化。从春夏的养阳逐渐过渡到秋冬的养阴时期,经历了整个炎暑夏日,热邪聚积于体内,故此时调整好脾胃,有利于将夏日积聚的湿热排出。饮食上不宜大量进补,否则会加重脾胃的负担,而导致消化功能的紊乱,多食用些滋阴润燥的食物,以避免燥邪伤津,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的食物(如花椒、生姜、桂皮、辣椒),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茄子、马铃薯、梨),多食用碱性食物如苹果、海带,以及新鲜蔬菜。适量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如乳制品、鸡蛋、海鱼、豆制品、瘦肉。同时应多喝水,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还可以多食用一些莲子、百合、蜂蜜、山药等清补之品,以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尽量少吃或不吃油炸、油煎、热量极高的食物,如炸鸡腿、炸花生、薯条。
专家提醒:处暑时节昼夜温差较大,下雨前气温闷热,下雨后气温偏凉,注意不要过早的增加衣物,特别是儿童,适当接受凉爽的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的能力。同时,空气湿度逐渐下降,气候逐渐变干燥,此时病邪极易从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干气燥的症状,如声音沙哑、鼻咽干燥、鼻敏感、干咳少痰、皮肤干燥、脱发、便秘的症状。
牛筋条肉500g、牛棒骨1只、大头菜500g、土豆300g、番茄300g、胡萝卜300g、芹菜50g、小尖椒50g、洋葱50g、大蒜50g。食盐、味精、白糖、白醋、柠檬汁、胡椒粉、香叶少许,番茄酱25g、牛油20g、酸奶油10g。
7.加汤调味:锅内加之前熬制的牛肉汤,汤中加香叶、白糖、香醋、食盐、柠檬汁、胡椒粉调味,炖45分钟。
番茄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清热解毒之功效;胡萝卜含有大量胡萝卜素,有补肝明目的作用;土豆和中养胃、健脾利湿;大头菜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牛肉补气养血,与芹菜、洋葱制成汤,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功效更加显著。本药膳适宜慢性胃炎、食欲不振、秋燥证、疲劳综合征患者食用,也可供健康与亚健康人群夏秋两季调补。
番茄色泽艳丽,甜酸适口,既可作水果生食,又可烹调成鲜美菜肴,堪称为菜中之果。番茄性凉,味甘、酸,入胃、肝经。具有生津止渴,健脾消食之功。现代研究发现,番茄含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烟酸、苹果酸、柠檬酸、钙、磷、铁、腺嘌呤、胆碱、胡芦巴碱和少量番茄碱,具有降低血压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并有抗真菌及消炎的作用。
红菜汤一般认为起源于乌克兰菜,是一种在东欧广泛流行的汤式,以红菜为主要材料,保留红菜基本色彩和口感。红菜汤是俄罗斯最大众化的汤。20世纪上半叶,有大量俄罗斯人来到我国,同样他们也把红菜汤的做法带到了我国。因为其颜色诱人,味道醇厚,也深受我国人民喜爱。
牛肉200g,土豆50g,鸡蛋25g,面包、面包糠各25g,牛奶50g,奶油10g,洋葱50g,色拉油、食盐、白糖、味精适量,胡椒粉少许。
牛肉益气血、强筋骨、理虚弱;土豆和胃健脾,益气调中。牛肉饼适宜健康与亚健康人群用作补气药膳食用。牛肉饼适合于脾胃虚弱,气血双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病症的人食用。产后或久病体虚者更宜。
中医认为,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的功效,适宜于气短体虚,筋骨酸软和久病及面黄目眩者食用。现代研究证实,牛肉富含肉毒碱和肌氨酸,对增长肌肉、增强力量有促进作用;牛肉中的维生素B6可帮增强免疫力,促进蛋白质的代谢和合成;牛肉富含亚油酸,有降胆固醇的作用Boyu Sports。牛肉中脂肪含量很低,但它却是低脂的亚油酸来源,同时还是潜在的抗氧化剂。所以,老年人、儿童、身体虚弱及病后恢复期的人非常适宜吃牛肉。
牛肉饼在中国已经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在唐代,此饼曾为宫廷御点,后传到民间作为民间的名小吃。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寄胡麻饼与杨万州》一诗中写道“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香得似辅兴无”,诗中所指的胡麻饼就指的是牛肉饼。本药膳做的牛肉饼是俄式西餐的做法。人喜食热食,爱吃鱼肉、肉末、鸡蛋和蔬菜制成的小包子和肉饼等,各式小吃颇有盛名。俄式菜肴口味较重,喜欢用油,制作方法较为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