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晒背”可以养生是真的!排汗有助扶阳祛邪三伏天如何正确晒太阳?近日网上掀起一股“晒背风”,认为这是“不要钱的‘天灸’”,可以祛寒湿、减肥等,不少网友分享了晒背体验,甚至明星也加入了“晒背”行列。
不过晒背不当,容易造成中暑、晒伤,而且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晒背!所以,“晒背”不能盲目跟风,这些知识点你要知道——
今年头伏7月11日、中伏7月21日、末伏8月10日,这三天都属庚日,选择这三个庚日晒背及四肢,能达到同气相求的效果。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晒太阳是流通气血、令阴阳相和的良方,具有调动抗病能力、改善代谢等多重功效。
从经络来说,后背正中的督脉为“阳脉之海”,统领全身之阳经,膀胱经是一条从头到脚、贯穿全身的经脉。两条经络恰恰又是容易发生淤堵、受寒的。晒背有助于生发督脉、膀胱经的阳气,提高气化能力。阳气足了,自然有能力排出各种外邪,让病气从此而出。
所以,三伏天是上天赐予我们回归传统的好机会,用晒背及四肢来吸收太阳光的“元阳”,适当出一出汗,可以提升阳气,改变体质。
初次可先晒15至20分钟,主要了解一下自己身体的耐受度,如果觉得舒服还能接受,可以循序渐进适量增加时间。
成年人每次晒背20分钟至1小时为宜;儿童皮肤娇嫩,每次晒背可缩短至15至20分钟;老年人时间可适当延长。
一天中的上午,都可以晒。但必须根据个人耐受程度及阳光的猛烈程度来决定。小孩、老人、体虚的人建议晒较早的太阳。
注意事项:不可直接曝晒头部,建议用帽子遮挡头部。饭后建议休息半小时再晒,晒中需及时补充水分博鱼。晒太阳之后毛孔打开,需要在荫凉处及时把汗湿的衣服换下来,不可直接吹空调、喝冷饮。孕期身体情况比较特殊,不能随意扰动气血,要听从专业医师的指导。
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的时间——三伏天晒太阳出汗,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正是中医学“天人合一”整体观的体现。
通过晒太阳促进身体水液代谢和消化排泄,是中医汗、利、通三种治法的结合,促进外邪的排出,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对肥胖、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患者有极大的好处。
年老体寒、胃肠功能不好、易感冒、又怕冷又怕热、关节酸痛、过敏性咳嗽、鼻炎、痛经、妇科慢性炎症等亚健康人群,也是适宜在三伏天晒太阳的群体之一。
三伏天晒太阳出汗可以增强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尤其是体温调节功能与自律神经,很多人都有反馈越晒太阳反而越不怕热,很多人都放弃了空调风扇,冬天也不怕冷了。
对于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肢体困倦、精神不振的人群,特别是伴有舌胖或有齿痕、舌苔厚腻的表现,提示体质为阳虚、湿气重的人群,尤其需要多晒太阳。
对紫外线过敏者,或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人,气阴两虚或阳盛体质人群,孕妇等人群不太适合晒背。年龄较大者也应慎重,最好在家人陪同下,注意好各种细节,避免引起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