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鱼2个月跌超20%的新能源投资究竟是风口还是割韭菜?很多人可能不曾想到,早在14年前的2008年,多方面就预料到未来10——20年,新能源技术将成为新的风口,中国汽车产业将迎来跨越式发展,自主品牌随之出现一波兴起大潮。如今过去了14年,石油价格和全球能源危机,局部地区的战争,都把新能源产业推向一个较高的位置,汽车工业一场新的竞赛历时已久,但谁才是
这场新能源究竟给普通人带来怎样的颠覆,新能源汽车对于广大汽车制造商可能是风口,对于普通人、尤其是股民,很可能是割韭菜,这种论调同样成了时下最热门的线月的新能源赛道经历过一次较大幅度的调整,随之而来的新能源指数跌幅超过20%,整个新能源板块都出现了10%—30%不同的跌幅博鱼·boyu体育,这也反映了市场对一个新兴行业的投资价值的回响。2个月股价集体跌超20%的新能源赛道,不可否认有广阔的前景和投资空间,但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和不可预测的隐患。
新能源起起伏伏的走势,既有技术和终端产品的缺陷因素,也有相关的领域内供应链受到外界冲击导致供求不足的原因,加上竞争的价格波动和
数据,性价比决定了最终的走向。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投资机构,都会在不同的阶段对其进行估价,而发展阶段的不同差异,往往就是指数高低的映射。从最初的萌芽到如今的蓬勃发展,经过10多年成长的新能源估值也在发生变化,投资有一定的性价比,但也有难以忽视的不确定性。在投资机构和股民眼里,又是如何定义新能源的?
最早提出新能源概念到如今普遍用于各个领域,不同群体的人对新能源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但在更多的人看来,取代燃油,广泛用于交通工具的电气,尤其是汽车领域的纯电动,几乎就是新能源的代名词。但事实上,新能源的范围很广,传统能源之外的新兴可利用的能源,均可称为新能源。
、储能三大赛道已经具备成熟的技术和广泛的需求,而储能领域的锂电、钠电因为作为新能源车的核心产业受到热捧;光伏则作为工业应用成为竞争最强的赛道,全球范围内的需求也充满明朗的前景;目前最受资本青睐的新能源几乎集中在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产业链核心的布局,围绕新能源车展开的市场渗透率也处于行业顶端。受困于燃油紧缺、全球环保大势,许多围绕动力电池、电控系统的技术也日趋成熟,但新能源渗透率也不过是市场的20%而已,新的市场驱动持续推进,汽车领域的渗透率超过30%是一个比较清晰的趋势。多年来一直推行新能源取代燃油车,普遍25%的渗透率让普通人把新能源理解为只有电气,新能源车的核心几乎都集中在锂电,锂电大热成为产业链最被看好的投资。
近5年来一直被股民们视为投资热门的领域除了白酒、医疗,其次就是新能源,这也是其中的供应链——锂电屡屡出现“锂王”、“锂茅”的原因所在。继2021年一波让人咂舌的暴涨之后,2022年有所回落,但又在3个月内暴涨50%,市值突破万亿,截止2022年9月27日,
——这家新能源的代表性企业依然涨势不减,表现出较高的性价比和投资值。只不过,与锂电供应链强势的估值形成鲜明对比的新能源车,走势并非一直顺畅。作为新能源车排名靠前的比亚迪和“蔚小理”,2020年迎来一股暴涨,但和全球领跑的特斯拉10年间暴涨30.8倍的强势相比,国内新能源车并没有创造出多么惊人的“壮举”,反倒是在比亚迪横空出世后,以“蔚小理”为新锐势力的车企纷纷高开低走,股价遭遇了拦腰式下跌,动辄蒸发几百亿、上千亿的市值,让股民们沦为被“割韭菜”的对象。究其原因,在各大媒体、机构鼓吹新能源车的背后,接踵而至的充电设施缺乏、售后服务不完善、维修成本高昂等问题,让用户有苦难言,新能源车饱受质疑,究竟是为燃油车替代所付出的智商税,还是“病急乱投医”的不理智行为?
结语:整个2022年,先是新冠疫情反弹催生的疫苗企业业绩暴涨、股价飙升,接着就是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为代表新能源股价大热,受到投资者的疯狂跟投,但与此同时的部分新能源车企在一番野蛮生长后,出现估值偏高、断崖式滑落的下跌更让人惊心。比锂电更显稳健的光伏在最高指数涨幅超过70%后,近期也有回落,2个月跌超20%的新能源赛道似乎向外界传达一种信息:如果投资不是风口,很可能就是割韭菜!